香港“小南極”蒲臺島:守護者一包養價格與漁村鄉愁 _ 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8d146fab6398.52793220.

新華社香港包養網12月29日電 題:香港“小南極”蒲臺島:守護者與漁村鄉愁

新華社記者洪雪華 趙凱琳

在香港地圖包養網上,最下邊有一個白點,那就是有著香港“小南極”之稱的蒲臺島。

蒲臺島是香包養港最南端有人居住的島嶼,面積3.69平方公里,因地勢平坦,形似一個浮臺,小島取名“蒲臺島”。島上有一個村莊,最多時有兩千多人,彼時村民以捕魚為生,目前只剩不足20人,大部分為長者。

從未想過離開的守護者

83歲的吳音從家門口出發,來回步行約十分鐘,才能提回一桶生活用水。他有一部老人手機,手機沒電時,要等到下午6點后才能充電。

去年臺風“山竹”登陸香港,蒲臺島缺水斷電。臺風登陸那晚狂風暴雨,門前樹木倒下發出巨響,窗戶和大門劇烈晃動,屋內漆黑一片,吳音和妻子在驚恐中一夜無眠。第二天早上打開房門,四周一片狼藉。

蒲臺島沒有電力及自來水設施,是香港唯一沒有電網連接的有常住人口的島嶼。島上僅有包養網兩臺發電機提供電力,每天從下午6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供電。島上雖有儲水庫,但每逢秋冬旱季,儲水庫水量不足,特區政府需要將生活用包養網心得水運送到島上。

但是政府供水船位于港島東的筲箕灣,一旦遇上惡劣天氣,船只無法抵達,蒲臺島便會停水數日。“習慣了,沒有想過離開。”吳音說。

位于蒲臺島東北方向的鴨洲命運相似。鴨洲昔日有超過千人聚居,包養網如今也僅剩十幾人,大部分是長者。吳音和妻子在蒲臺島生活甜心花園了數十年,他們也守護著這座小島。

20多年前,吳臺灣包養網音賣掉了漁船,上岸開了一間雜貨店“叻仔B士多”。“叻仔”在廣東話中,意思是“聰明的孩子”,這也是父親對他的期盼。吳音的父親曾在蒲臺島的一間私塾教書,但吳音沒有選擇相同的職業,而是成為漁民。當漁民辛苦且收入不穩定,吳音的子女包養們則選擇離開小島。

“叻仔B士多”實際上是吳音家門口的一個攤位,上面有七八個塑料籃子,籃子里分別裝著紫菜、海帶、魚干等。采訪期間,記者看到兩三位游客光顧攤位,那些收入足夠吳音到香港島南區的市集購買瓜果蔬菜。

記者乘坐渡輪抵達蒲臺島碼頭后,沿著小路前往蒲臺島最南端的南角咀燈塔途中,便會經過吳音的家。他微笑著問候來往的游客,仿佛在迎接相熟的朋友。

蒲臺島最后的漁民

有人和包養吳音一樣選擇上岸生活,也有人選擇繼續與漁船相伴,比如羅金樹。

羅金樹今年70歲,是蒲臺島最后的漁民。他有一間石板房,他把房子的外墻和房間的墻壁都粉刷成藍色,客廳墻上還掛著一朵剛摘下不久的紅色玫瑰花。

“平時沿著小島走一圈,碰見的都是那幾個人。”羅金樹包養網打趣說。

也許是長期在海上風吹日曬,他的皮膚呈古銅色,臉上的皺紋清晰可見。接受記者采訪時,他戴著一副墨鏡,穿著一雙后跟磨損的拖鞋,那天他又沿著小島走了幾圈。

不只是蒲臺島,60多公里外的大澳漁村也僅剩數位漁民。隨著附近海域黃花魚產量的下滑,到20世紀50年代末,大澳漁業難以為繼。

羅金樹從十七八歲開始捕魚,在漁船上度過了青春包養歲月。在那之前,他離開過蒲臺島,到停靠在香港島附近碼頭的“電船仔”上當水手,一個月工資有四五百港幣。“電船仔”是一種以引擎發動的電船,盛包養價格行于20世紀五六十包養年代,是來往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的主要海上交通工具。

后來,羅金樹的父親告訴包養他,蒲臺島上有一個清潔員的工作機會。7個月后,羅金樹辭掉了“電船仔”的工作,包養網重新回包養網單次到蒲臺島。“外面再怎包養app么好,沒有這里自由自在。”羅金樹說。

20包養網包養網dcard紀70年代初,蒲臺島附近海域漁獲減少,很多村民遷移到香港島南區的公共屋邨居住,但羅金樹還是沒有離開,因為“蒲臺島是家”。

羅金樹有一艘綠色小船停靠在海灘邊,那是他的“心頭寶”。他經常在天黑時出海釣魚,天亮才返回。運氣好時,他能收獲30多斤海鮮。

“我很幸包養感情運,捕魚幾十年沒遇到大危險。”在蒲臺島最南端的南角咀,有一座編號126號的燈塔。羅金樹開著小船在海上航行時,看到這座燈塔,便知道回家的方向。

“小南極”的鄉愁

每年的“天后誕”,是蒲臺島最熱鬧的日子。

離開故鄉的蒲臺島人紛紛返回,原本空置的村屋恢復了人氣,退潮時海灘上站滿了人,小吃店和酒家里一包養片歡聲笑語。

相傳天后姓林名默,自幼就有預測天氣的特殊本領,在海難中救人無數。香港漁民多建廟供奉天后,以祈求風調雨順,漁獲豐收女大生包養俱樂部。蒲臺島的天后誕從農歷三月二十日晚持續至二十四日,久別故鄉的人們歡聚在天后廟的戲棚前欣賞神包養功戲,還會參加龍舟競賽等活動。

“他們雖然離開了,但還惦記著這里。”吳音的子女們也會在天后誕甜心寶貝包養網前夕回到蒲臺島,那是他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候。每逢周末,他偶爾搭乘渡輪到市區看望子女,但因為年邁行動不便,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島上。

即使交通不便,離開故鄉的蒲臺島人都會在天后誕前趕回來。每星期二、四、六、日及假包養條件日,蒲臺島有來往香港仔及赤柱的小型渡輪服務,其余時間蒲臺島幾乎與外界隔絕。

可短暫的熱鬧無法抹掉一個事實:很多香港漁村人包養網口無以為繼。

香港有260多個島嶼,最大的大嶼山島面積逾147平方公里,最小的鴨洲面包養網積只有0.04平方公里,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大約有100個。香港歷史學者邱逸說,除了長洲島、南丫島等人口較多的島嶼,很多小島的人口不斷減少,曾經的村屋因無人打理包養網評價而雜草叢生。

如今,不少香港漁村成為旅游觀光景點。每逢周末很多游客都會乘船到蒲臺島游玩,羅金樹和吳音對此翹首以盼。沿著小島走完一圈,羅金樹總可以見到不同的包養站長新面孔包養網,吳音家門口的攤位也能招攬不少生意,他借此貼補生活。

“歡迎光臨!”羅金樹說,游客讓小島重包養新活起來了。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